每次在网上搜和饮食相关的信息的时候,牛奶、鸡蛋和米饭这三样食物通常是是点名率最高的。
关于它们的讨论有好有坏。
有些人觉得它们平民高营养,但有些人也说吃它们之前要有很多“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于牛奶这个食物,在亚洲人群中乳糖不耐受出现的比例比较高,更是有着不同的传闻。
在过去的科普里,我们有介绍过牛奶的营养价值、类型和搭配。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聊聊什么时候喝牛奶比较好。
一句话总结本文重点:
如果你没有乳糖不耐受、任何消化系统或血糖代谢问题,什么时候喝牛奶都可以。
什么时候需要注意进食的时间?
在细说牛奶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情况下会更需要注意进食时间这件事情。
整体进食时间
有一些流行饮食(例如间歇性饮食)宣传在一定时间内吃一些食物,然后在剩下的时间不吃任何食物。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这类饮食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考察。
从营养学和均衡饮食的角度来看,有科研表明我们的进食时间会影响我们的昼夜节律,影响新陈代谢 (1-3)。但是每一个人的昼夜节律本身就是不一样的,况且有些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早7点,中12点,晚6点这样如此规律的吃饭。
因此我更提倡“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的方式,根据你个人的情况来按时吃饭,而不是根据所谓的“饭点”。
如果你很难感受到自身的饱饿度,那我建议你每3-6个小时就吃一些食物。
这个时间是根据食物消化的时间来定的 。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时间最短 (30分钟到2个小时);蛋白质稍微长一些(2个小时左右);然而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消化时间就越长。
具体的食物要根据整体饮食来搭配。
如果过了6个小时还不饿的话,那也可以吃一个小小的水果。
尤其是在改变饮食结构初期,可以先不那么注重一定要吃什么特定的食物,而是先养成这个规律进食的习惯。
疾病与进食时间
对于患有一些疾病的人来说也需要注意进食的时间。
比如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例如1型糖尿病人群),会有高血糖或低血糖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需要靠饮食(时间和类型)来搭配注射胰岛素的高峰期时间控制血糖。
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特定的情况会建议注意食物摄取的时间。
情况一、运动:
根据你的运动量和类型,在运动前、中、后我们也可以调整一下饮食的类型,来增加健身的效应和身体恢复。
相关科普:
情况二、饮酒:
在饮酒之前会建议吃一些食物,尤其是脂肪含量比较高的,可以缓慢酒精的吸收。
情况三、吃药:
由于有些药会和一些营养素有相互作用。
根据药的说明,也会调整饮食时间或者避免一些食物。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了解到,
吃东西的时间的确重要,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注意饮食的整体或者某一个类型的食物(例如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