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微信运动的普及,在朋友圈里晒步数成为了一股新的热潮,经常会看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步数排行榜。
每天上万的步数,不仅能领到排名红包,也收获了一大批亲朋好友的点赞和夸奖。这种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增添自我满足感的方式,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但是经常会看到很多朋友动辄20000+的步数,却不知在无形之中,你的膝盖可能已经开始退行性变了。今天,让我们来讲一讲,由于劳损而导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如何诊断和防护。
1:膝骨性关节炎是什么?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亦被称为膝骨关节病、膝退行性关节炎、膝增生性关节炎、膝老年性关节炎或肥大性关节炎等。
(正常膝关节与膝骨关节炎对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膝骨关节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运动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骨关节炎患者人数上亿,50%以上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骨关节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55亿人患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在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
据调查显示,在众多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有90%以上的患者在年轻时均有或多或少的膝关节劳损史。人体的膝关节就如同机器的轮轴,常年累月的磨损,会导致关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
2: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表现
膝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障碍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初期为轻微钝痛,以后逐渐加剧。如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亦有休息痛者。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持续时间延长,难以缓解。屈伸膝关节时,有明显的摩擦感,压痛多在髌骨下极及侧后面。
病程日久,部分患者呈现股四头肌萎缩,少数患者则呈现明显的关节肿胀积液,屈伸活动明显障碍。年龄在65岁以上者,可见关节骨端增大,或有髋内翻畸形。
本病后期,则疼痛持续,膝关节僵硬、发冷,难以负重,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屈伸受限等。
3: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201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在2018年6月的中华骨科杂志上发表了《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其中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制定如下:
1.近1个月内反复的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位或负重位)示关节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年龄≥50岁
4.晨僵时间≤30 min.
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备注:满足诊断标准1+(2、3、4、5条中的任意2条)可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
4:膝骨性关节炎该如何预防与调护?
膝骨性关节炎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生活中的预防与调护显得尤为重要!
适度运动 减少或避免长时间的走、跑、跳、蹲或爬坡运动。气血在于流动,适度的运动能使气血流畅,强筋健骨,但过度的运动和劳累会加快膝关节的磨损。
控制体重 肥胖已经成为当前较广泛的社会现象,身体超重会导致膝关节的负荷增加,加快关节的退行性变。
注意防寒防湿 夏日使用空调的温度偏低易致关节受凉而发病;冬日应注意保暖,避免腿部衣物穿着过少。同时因注意防止湿气侵袭,加快膝关节退变。可以多泡泡脚,用热毛巾敷膝盖等。
早发现、早就医 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在初期经过治疗后多能缓解。最严重的的后果是关节炎症损坏,此时应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