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广大老百姓健康服务。”“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扩大优质健康资源供给,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医养生保健成热点,中医药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
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服务点遍地开花。我国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方针,以中医“治未病”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加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各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升中医服务质量,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预防、保健、康复等中医药服务。
“十三五”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生动实践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70多亿元,支持1000余个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国85%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中医科。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推动3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全国治未病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截至2019年底,全国76.01%的县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
2021年春节前夕,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此举继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之后,再次突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再次彰显了中医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