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吃的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发表讲话:
赵文华表示,疫情期间,很多人宅在家里,减少外出,没有心思好好吃饭,对于这些问题,赵文华告诉大家,疫情期间,一定要好好吃饭。
赵文华认为,民以食为天,吃是为了营养,为了获得人体必需营养素,也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保证营养能够使人体的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如蛋白质,是细胞更新和修复等方面所必需的,免疫细胞和抗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维生素、矿物质对免疫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后不易恢复。营养素对健康而言,是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来说更是如此。
延伸阅读:
营养与药物的区别
1.如果把身体比作房子,人生病相当于房子着火,药物的作用更接近于消防队,起着灭火的作用;而营养更像施工队,起着房屋重建、装修的作用。所以药物很多时候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而营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用吃药的心态来进行营养补充。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3.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4.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吃得好不等于营养好,不要盲目的拒绝营养保健品!
这次疫情,无论是医生、还是专家学者,都一致性认为免疫力对治疗预防病毒有重要作用,个人的免疫系统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抵抗病毒能力的好坏,而免疫系统的工作必然需要营养来保证。
然而,营养讲求系统性,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充足,比例要适当,供需要平衡。
肉类、精加工油炸类食物、坚果类摄入过多、比例不当——新鲜水果、蔬菜、菌类、豆制品摄入不足、供需失衡——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这些情况对免疫功能起不到帮助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因为其它问题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应该努力做到食物多样化,不能不吃主食、而且要多吃粗杂粮,保证鱼禽、瘦猪牛羊肉、蛋类的摄入量,多吃些大豆和豆制品,适当多喝奶,保证优质蛋白的需要;坚持多吃蔬菜和水果,尽可能增加品种;主动足量喝水,控制油炸火烤以及深度加工的食品,少吃过咸过油过辣的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营养我们可以从日常食物中获得。当然,如果实在吃不下饭,也可以通过营养保健品摄取。营养保健品虽然不是药,治不了新型肺炎,但可以均衡营养,为免疫细胞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我们的免疫力!